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谍海王牌 第219节

<dt css="rd">

&esp;&esp;范克勤笑着说道:“行啊,等哪天我请客,到时候提前给你打电话,让兄弟能来的都来。”

&esp;&esp;赵洪亮原先就是钱金勋的人,是以钱金勋道:“行了你俩啊,等有空的时候肯定要请客的。来,老赵你先坐下,你们老科长给咱们送功劳来了。”

&esp;&esp;“哦?”赵洪亮坐下,道:“科长,处座说的是真的?”

&esp;&esp;“真假现在还不太好说啊。”范克勤将事情又跟他说了一遍。赵洪亮听了之后,道:“嗯,应该好打听,听您说,像是咱们国府的部门,回头我在内部打探一下,肯定能够很快的清楚是谁。”

&esp;&esp;第612章

&esp;&esp;对于接下来的事情,范克勤就不管了,怎么布置,怎么查那就是情报处的问题了。不过范克勤还是决定,第二天再找几个调查处的特工去医院一趟,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其他的发现,主要目的是保证一下陆随云的安全。

&esp;&esp;临走的时候,范克勤拿了一个文件袋,钱金勋给的。没错,是凤世超上供的钱,一共两千银洋。当然,并不是真的银洋,情报处的张志凯在黑市有路子,已经将银洋兑换成了美元,正好十块钱面值,五块钱面值的,卷成好几个卷子,装满一个文件袋。

&esp;&esp;这是一笔大钱了,估计以后每个季度都会有这么多。不过这笔钱凤世超花的肯定很值,有了情报处的保驾,除了明着走私,也就是俗称的作死以外,基本不用担心被扣的问题。可以大笔大笔的赚钱。

&esp;&esp;别看运输成本高,但卖的价钱更高。孙国鑫和钱金勋的生意,多诺万公司,也是搞这个的,同行是冤家,但你得看是什么市场不是,现在的中国什么都缺。就算再多十几,二十家这样的买卖,你都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妥妥的卖方市场,根本不存在竞争问题,是以大家一块发财嘛。每个季度拿出一笔大钱来,分给情报处还有范克勤,钱金勋哥俩那还是非常合理的。

&esp;&esp;话说现在范克勤的灰色收入也不少,主要就是多诺万贸易公司的分成。每个月至少都能进个几千大洋。

&esp;&esp;但他对于钱的需求,真的没那么迫切。或者说他本人对于钱是真的没任何感觉,他的需求量很低:能买得起烟,有一栋房子,时不常的能吃上一顿肉,就完事了,真的是非常低的了。再者说他现在不到三十,就已经是安全局一个大处的处长,还兼着外勤总队长,妥妥的实权派人物,要钱的话,真的比较简单,是以反而不会看重钱了。当然,肯定也不讨厌就是了。

&esp;&esp;第二天早上,范克勤洗漱完毕,到了安全局,开始安排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收集各地分局中的调查组的信息了。随着安全局成立至今,各地的分局基本已经布置到位,而分局的行动,基本靠两大块,第一就是调查组调查的情况。主要是针对日本人的特务机关,或者警力部门的侦察。

&esp;&esp;不过现在各地分局也只是刚刚站稳脚跟的状态,是以范克勤给孙国鑫的建议是先行调查各个地方的大致势力分布的情况,只有摸清了这些,才能有具体的行动。孙国鑫和他的观点很相似,是以直接同意了。因此各个地方,也是如此具体实施的。

&esp;&esp;这些汇报到重庆安全局总部的信息,还要经过调查处,特别分析组的分析。他们会根据报上来的情况,采取最细致的分析,甚至是将各个地方的情况做成表格,然后才会报给范克勤。

&esp;&esp;就拿上海举例:特别分析小组,他们会将上海分局的这些情报,全都一一分类,如法租界的势力有什么,如青帮,军统,中统,地下党,日本的便衣间谍等等。而这些势力的大小,人数等等,都是需要深入调查和评估的。其余的地方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妥妥的范克勤风格,将工作做的极为细致,并且清晰明了。

&esp;&esp;当然,其中也有没法探查的事情,就像是在租界中的青帮,偏向日本人的有多少,偏向国府的有多少,这些人数确实没法统计的那么具体,但是却能够评估。他们不吃不喝啊?靠什么生活?经营着什么场所等等,这些是不可能瞒得住人的。

&esp;&esp;再比如说日本打入租界的便衣间谍有多少?这些虽然也没法查的那么清楚,但是租界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租界外的日本势力对于某件事又是怎么反应的,这些也是不可能瞒得住有心人的,全都是联动的关系。

&esp;&esp;比如某个神秘人查清了小王的事情,但神秘人没动,可是第二天神秘人的朋友出动了,用来对付小王。因此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小王的生活轨迹一定被人掌握了。而你再根据小王的情况来分析,有多少人才能掌握他的情报,不会让小王摆脱监视,从而,再分析出究竟监视小王的人,大约有多少,专业水平怎么样等等。这就是联动的侦查分析方法,至于那些说,间谍活动隐蔽到绝不可能被人察觉半点情况的人,只能说你不会分析,或者不够优秀,如果你真的是专业的并且优秀的特工,那起码大概的情况,绝不可能瞒得住你。

&esp;&esp;范克勤本身就是后世人,对于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说是手拿把掐的,专门让孙国鑫帮自己成立了一个隶属于调查处的分析小组。为的就是绝对的可靠,毕竟是全国安全局的信息汇总之地,人不可靠那就操蛋了。

&esp;&esp;这个分析小组一共有四十八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地方上报的信息。范克勤为了让他们更加专业,水平更高,每天上午专门抽出两个小时来,给他们讲解联动侦查分析法。相信不久之后,这支分析小组的工作效率,以及准确率就会成级数递增。

&esp;&esp;范克勤本身学的就是战略与战术指挥,当然,这里指的是特勤类的战略与战术指挥,不是大兵团作战。再结合上一世的先进理念更是如鱼得水。他现在做的这些布置,那就属于在特勤界,战略性的布局了。

&esp;&esp;而光靠战略上的高明也不行,战术上也得高明。或者说是通过战术来一步步达成战略目的。什么是战术呢,比如说他现在亲自主抓的,在牡丹江针对日本领事馆的行动,那就是一次战术行动。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振整个东北地区的抗日之决心,从而让日本人的后方,造成各种混乱的局面。就是俗称的:首尾不能兼顾,忙活死你个丫挺的。

&esp;&esp;到了下午,范克勤再去郊外的家具厂,给这次的特勤行动小组,讲解特种作战……

&esp;&esp;第613章

&esp;&esp;比如绝对火力战术,两两掩护战术,撤退剥离战术等等几个最实用的战术。并且有时候还亲自下场,给他们演示。

&esp;&esp;贪多嚼不烂,范克勤认为这几个战术就已经完全够用了。两两掩护用来最开始保持的队形,很适合用来进攻,而且相互之间都有掩护。

&esp;&esp;而绝对火力,可以在进攻一个具体房间的时候,以最快速的,最猛的火力将屋内的敌人干掉,不浪费一点时间。

&esp;&esp;剥离战术呢,在撤退的时候非常有效,如果出现意外,碰见了敌人,则可以采用这种压制战术,达到摆脱敌人的效果。

&esp;&esp;由于是范克勤亲自策划的,因此训练时的弹药,还是能够满足的。当然,现在还不能败家,实弹肯定是实弹,但扣动扳机后,立刻松手,然后按照训练计划,立刻就转移站位了。

&esp;&esp;毕竟美援的物资过来,已经不像是以前美日没翻脸时那样,可以用船来运。在中缅公路没通的时候,紧紧靠着空运,还是不太够的。

&esp;&esp;再者说美国佬也没安着什么好心,政治目的明显,美援一旦给足了,中国真的把日本给压过去了,小日本看战争无望,没准就会大批的抽调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当然,反过来也一样,日本获胜,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日本赢了,一样会抽调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

&esp;&esp;而太平洋战场的小日本,可是完全需要美国来消化的。是以援助肯定会给,最好是能够让中国死死的拖住小日本在中国战场,双方不停的消耗,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才更加符合老美的利益。

&esp;&esp;另外,老蒋其实也不讲究,他不停的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因为此时战争已经到了第二阶段,相互拉锯状态。其实一到这个状态,极少数的明眼人都知道,小日本就怕的是长期拉锯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个资源贫乏的地方,没看日本坦克啥样吗?著了名的薄皮大馅。这绝对跟资源匮乏有关。

&esp;&esp;是以到了这个状态的战争,已经开始对小日本不利了,虽然此时小日本,总体依旧占据着上风。老蒋呢,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慢慢的保存实力了。为的就是等抗战结束,自己依旧能够牢牢的占据主动。

&esp;&esp;当然,一个超级大boss这么想,也无可厚非,但是因此而造成抗战军民的极大损失,那就有点不太应该了。

&esp;&esp;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手长,手能多长呢?说出来几乎是一个笑话,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他竟然能够直接指挥到排一级,甚至是班一级,而且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esp;&esp;纵观各国军事,这种情况是没有的,什么拯救大兵瑞恩,那都是杜撰罢了。但老蒋的远程遥控指挥,却几乎是个常态,这就相当操蛋了。当然,你要是指挥的好也就罢了,但老蒋的军事指挥能力……咱也不黑他,也就还行吧。再加上战场瞬息万变,他在后方发过来的命令常常迟滞,是以就更是操蛋了。

&esp;&esp;也就一个最开始的淞沪大战,整体战略布局还行,使得日本的进攻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具体执行起来,依然是各种各样的操蛋,并且混乱不堪。

&esp;&esp;而且淞沪大战,其实是必须打的,换个人也同样必须要上,要不然中国真的危险了。是以这么一看,老蒋的指挥才能似乎真的相当……凑合!

&esp;&esp;就在范克勤抓紧给特勤小队,加紧训练,快到后期的时候,安全局五人侦察组,已经快抵达自己的目的地,牡丹江了。

&esp;&esp;这时候的东北,可是中国的工业基地,是以铁路网在这个年头算是很发达的了。他们先是坐船到了南京,然后清一色的火车,能买蓝钢快车就买,总之一切从快。

&esp;&esp;到了上海之后,再次买火车票,一直往东北进发。而到了东北后,铁路网更加发达,没用上一天的功夫就已经快要到达牡丹江了,是以这个速度真的是不慢的。

&esp;&esp;等下了车,小组长田安,和樊星、胡飞虎等四个队员,共五个人。全都穿着一身厚厚的大棉袄,带着狗皮帽子。

&esp;&esp;要知道,东北的冬天可是死冷死冷的,温度也比南方普遍要低十几二十度。零下三十来度,也不是那种偶尔情况,而是一种常态。是以在进入东北前,他们每人就买了一身这种最厚的大棉衣。

&esp;&esp;而他们严格按照计划行事,提前采购了上百个暖瓶,还有一大堆锅碗瓢盆,大茶缸子之类的。并且包下了火车的小半个车皮,主要是他们不差钱。将爆发户的嘴脸做的很足,是以土洋结合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