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3节

&esp;&esp;难得休息,他实在不想起那么早,想抱着媳妇在床上睡个懒觉。

&esp;&esp;郁离想了想,便随着他,和他一起睡了个回笼觉。

&esp;&esp;天色微微亮时,两人终于起床。

&esp;&esp;他们先去练体术,练得大汗淋漓,然后洗漱,再去吃早饭。

&esp;&esp;吃过早饭,周氏拿着几条五彩绳过来。

&esp;&esp;这五彩绳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样式极为好看,也称为长命缕,端午这日戴在身上。

&esp;&esp;周氏笑道:“男左女右,你们都戴上啊。”

&esp;&esp;两个孩子对这种颜色鲜艳好看的五彩绳十分喜欢,跑到周氏身边,伸出白嫩嫩的手说:“阿奶,你帮我们戴上。”

&esp;&esp;周氏笑着应下,将两根五彩绳递给傅闻宵和郁离,让他们自己戴。

&esp;&esp;傅闻宵拿着一根五彩绳,戴在郁离的右手腕上,然后将另一根递给她,示意她给自己戴上。

&esp;&esp;郁离给他戴上,将两人戴着五彩绳的手腕并在一起看了看,点头道:“好看!”

&esp;&esp;戴着这东西,好像人都显得不一般。

&esp;&esp;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周氏特地为他们做的,这番心意让人珍视。

&esp;&esp;戴五彩绳,还有挂香包。

&esp;&esp;青寰将一些香包和五彩绳递给郁离,端午这日还有互赠香包、五彩绳的习俗,届时若是见到相熟的好友,也可以赠送给他们。

&esp;&esp;郁离将之揣在袖子里,想着等会儿要送给谁。

&esp;&esp;香包的味儿比较大,她揣了那么多个在身上,一身香喷喷的,香得她打了好几个喷嚏。

&esp;&esp;傅闻宵忍住笑,将她袖子里的香包和五彩绳都取出来,让丫鬟带着。

&esp;&esp;时间差不多,一行人坐上马车,朝运河而去。

&esp;&esp;京城每年的龙舟赛都很热闹,观者如云,马车还未到运河那边,便已经听到热闹的喧嚣声远远传来。

&esp;&esp;郁离和两个孩子好奇地掀开帘子往外看,三张脸凑到一起。

&esp;&esp;三人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嘀嘀咕咕的。

&esp;&esp;看到这一大两小,都像小孩子似的,周氏不免有些好笑。

&esp;&esp;她叮嘱道:“你们别伸头出去啊,河边风大,小心些,别着凉了。”

&esp;&esp;虽然已经是端午,不过河边的风确实很大,吹得车帘晃动不休,倒是驱除了几分炎热。

&esp;&esp;三人嘴里应着,仍是没收回目光。

&esp;&esp;他们几时看过这般热闹的景象,都被沿途的热闹迷住了。

&esp;&esp;只见这一路上都挂着灯笼,红彤彤的灯笼在大白天时添不少喜庆,等到晚上灯笼点起,又是另一番繁华景象。

&esp;&esp;每到这样热闹的节日,京城会取消宵禁,让百姓们夜晚也能出门游玩。

&esp;&esp;是以到了晚上,反而会更加热闹。

&esp;&esp;沿途还能看到不少卖东西的摊贩,卖得更多的还是艾草、香包和五彩绳等东西,还有人特地卖花,吆喝声远远传来。

&esp;&esp;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食物的香气,郁离不禁有些馋。

&esp;&esp;一名侍卫来到马车的另一边,递了一个篮子过来。

&esp;&esp;傅闻宵伸手接过,将篮子打开,里头正是刚才沿街卖的食物,他朝郁离道:“离娘,过来尝尝。”

&esp;&esp;郁离马上从窗边挪到他身边,同时招呼两个孩子一起尝尝街上的小食。

&esp;&esp;周氏有些担心,“你们少吃点,省得闹肚子。”

&esp;&esp;她不担心郁离,担心两个孩子的肠胃受不住,平时他们的吃食都是比较讲究,可没有离娘那样的铁胃,啥都能吃、啥都能消化。

&esp;&esp;郁离笑道:“娘,没事的,他们很健康。”

&esp;&esp;如果他们身体有什么不适,还有她在呢。

&esp;&esp;两个孩子瞅着周氏,见她不反对,愉快地跟着郁离一起吃吃喝喝,小脸都花了,看得周氏一阵好笑,拿帕子给他们擦脸。

&esp;&esp;来到观看龙舟赛的地方,马车停下来。

&esp;&esp;几人下车,便见周围停着不少马车,还有驻守在附近的士兵,维持秩序。

&esp;&esp;这一带都已经被清空,少有百姓过来,虽说是与民同乐,其实最好的位置还是要给宫里的贵人,以及勋贵百官,百姓们则在另一边观看。

&esp;&esp;下车后,他们朝观看龙舟赛的地方而去,那边有一个高台,可以坐在那里看龙舟赛。

&esp;&esp;一行人登上高台。

&esp;&esp;高台上的位置是分好的,给镇国公府的位置非常好,坐在这里能将运河一一尽收眼中。

&esp;&esp;他们刚坐下,便有人过来打招呼。

&esp;&esp;来的是瑞王一家,瑞太妃也来了,热情地和郁离说话,给她送香包和五彩绳,都往她身上挂。

&esp;&esp;长辈赐不可辞,郁离便都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