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河日报》的记者严昌,请问陶太太对目前的战局有何判断和评价?前线送回来的重伤员数字巨大,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推断前方伤亡十分惨重?战局停滞不前、伤亡惨重,陶司令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是否得当?陶太太来探望伤员,那么您对伤员救治情况是否觉得满意?另外听说陶太太不日将赴欧留学,此事是否属实?”严昌手里拿着小笔记本,盯牢了静漪。
镁光灯不住地闪,静漪只看着一股股的白气冒起来。
严昌是城中著名的笔杆子。文章不仅在本地刊登,外埠大报上也时常看到他署名的文章。而且这份报纸是其所属的公民自由党的喉舌,其言论时常也令陶盛川和陶骧不快。不过比起陶盛川,陶骧对此类党派和报纸言论自由的宽容度更高,也就有了眼下严昌敢于对她当面动问……静漪微笑地望着严昌,说:“严记者真是快人快语呐。平常时时见到严记者的社论,口诛笔伐,很是犀利。”
她声音温婉,态度温和,先就给记者们一个很好的印象。不过严昌当然不是好糊弄的,他不为所动,坚持等着她回答。
“陶太太既然看我的文章,想来对我也有所了解。我们算是知己知彼。不过,陶太太,麻烦您回答我的问题。谢谢。”他也微笑。手上握着笔,是准备好记录的。
静漪点头,脸上严肃起来,道:“对战争带来的伤亡我深表痛心。我们哀悼逝者,同时也要尽全力救治伤者。孙院长与医院全体同仁正在全力救治伤者。我相信他们的能力。不日他们也将再次组织医疗队去前方支援,及时救治伤员。至于战局……严记者,《大河日报》的战地记者文朗先生更接近陶司令也更了解战局,您不妨看看他登载在贵报头版的文章。至于私人的事,我不在这里回答您。谢谢您关心。”
“陶太太,对这次的平叛只说一句话,您会说什么?”忽然间一旁另外的记者插言,“我是《兰州日报》记者王翰。先谢谢陶太太,很想知道您目前的想法。”
“我坚定地相信西北军将士很快会凯旋。”静漪声音虽轻,说出来的话却铿锵有力。
第287章 百转千回的路 (九)
面前的记者们听了,一瞬间都有点怔忡,竟好一会儿再无人向静漪提问。孙院长见状,趁机道:“各位有什么关于医疗救助方面的问题,请尽管提出来。如果没有,那么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配合。医院准备了工作午餐,请各位与医院同仁一道用……陶太太也辛苦一上午没有休息,各位体谅下。多谢。”
孙院长如此一说,记者们也不便再难为静漪。图虎翼便让负责安全的卫士们上前来保护静漪一行离开,记者们也就散了。
“好厉害的记者。”雅媚道。
静漪也摇头,说:“还好采访和提问都在预料之中。”
预料到记者会穷追猛打,她其实并不介意,也不难理解他们的立场。但凡有良知的记者,不管属于哪个派别,眼看战局胶着,前途未卜,而且又事关大局,逼问一些他们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完全在情理之中。比较起来,面对伤兵和家属更让她觉得艰难,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她也不知道如果陶骧在这里,会不会做得更好?眼下她已经尽了自己所能。
雅媚见静漪情绪似有点低落,忙拍拍她的肩膀,夸她今日表现得非常优秀,转而对孙院长微笑道:“我们不耽误您工作了,孙院长。”
孙院长送她们上车。
静漪也同孙院长客气了一番,请他早些回去,才转身上了车。
雅媚在车上才好卸下伪装来,略伸伸腿脚,拿了手帕拭着额上的汗。这一整个上午陪着静漪马不停蹄地去了这么多地方,她腿酸脚软,“你怎么都不知道累的?好几次想提醒你停下来歇一歇,你都不看我一眼……在写什么?”
静漪正拿着钢笔在随身的小笔记本上书写,“随手一记,我怕我会忘。”
她合上笔记本,对雅媚温柔一笑。
雅媚看着明媚的笑脸,片刻失神。
“二嫂?”静漪叫她。
“嗯?”雅媚轻咳了一声,一对美目在静漪周身一转,笑微微地道:“要叫我说,你这回出洋……难怪老七要左一个张妈、右一个秋薇的派去陪着你。是我呢,就绝不能放心大胆地让你独个儿离了我三步远。”
静漪看了眼前排坐着的图虎翼,微微瞪了雅媚一眼。雅媚会意,虽不再开她玩笑,仍是笑的,也看了看前面——图虎翼手臂吊着,绑在颈后的绷带结儿看上去很触目。雅媚心一动,看了静漪,轻声说:“你今儿在医院看伤员也看得太多了,得歇一歇。我晓得你不是看不得伤病,可这到底让人心里难受,你这阵子又总是寝食难安的,怕要加重这症状,眼看就要离家,病了却不好。”
“我没关系的,二嫂。我哪有那样娇气。”静漪轻声说。
“话是这么说,我也知道你出了门必然和老七一样,是能吃苦的。我这不是担心你么。你看看……”雅媚冲前面努努嘴,轻轻摇了摇头。“将来一个人在外,要紧多保重。”
静漪轻轻点了点头。
她抬眼看着前方,不出声。她从认得虎翼起,印象里他就是个总是特别硬朗的汉子,真想不出来他也会受伤……就想她怎么也想不出来,假如,眼前受伤的那一个,是陶骧的话,又会怎么样。
她想到这里便攥紧了手。那金镶玉链从腕上往下滑,卡在小臂中央。她轻轻扶了一下,指尖触到断痕,低头看了。
“这镯子断得可惜了的。老七拿给我看的时候,我以为没得救了。后来就带着去了好多家银楼,到底是天祥金楼那几个老师傅镇得住,想了法子来弄好,如今看起来很是别致有趣。特为地打造,也未必能打造成这样的。”雅媚拉了静漪的手臂,细细地看着,又推远一些,再看,轻轻摇着头……她忽而低了声,“老七呢,有时候也有点意思。”
她倒也不说陶骧哪里有意思,放了静漪的手。
静漪沉默片刻,问:“二嫂,我们去喝杯茶好不好?”
雅媚点头,道:“也别寻别处了,就家去,到你屋里坐坐,给我泡一碗雪芽吧。这时候我们去哪儿,都得惊动些人。做陶家人儿要说有什么不好,大概也就是这点儿不好。”
“去七号。”静漪吩咐司机。
“去你们的私邸?我倒是一直想去看看。”雅媚微笑。静漪看她神情,显然也听说过七号的种种,于是也一笑。雅媚抬手拍拍她的手背,没再言语。
等到了七号门外,静漪下车,同雅媚一道进了门。
丛东升见两位少奶奶突然来了,忙出来迎候打点。静漪倒不用他伺候,只吩咐他让人在后花园水阁里摆了茶点就好。因看到丛东升身边跟着的冬哥,静漪还问到草珠母子怎么样了。
冬哥忙答:“劳少奶奶动问。好得很。”
“让她带孩子来给我瞧瞧。上回进府里去,我出门去了没见着。”静漪说。
“少奶奶……”冬哥似有点为难,但静漪并没有看到他的样子,走在了前头。
丛管家便对冬哥摆摆手示意让他快去。
静漪回身已不见了冬哥,也把丛管家打发了。
“就是那个闯祸的丫头?”雅媚问。
“是呢。那孩子带给我瞧过几次,生得讨人喜欢得很。”静漪说着便微笑了。
雅媚看她,也笑笑。
她们一路往里走,静漪给雅媚指点着看看这宅邸内可观赏之处,妯娌二人走走停停,半晌也没走到水阁。雅媚走进后花园,立即觉得诧异,说怎么这些花木有点奇怪,是新栽的么?买来这样的大苗,可得花不少本钱。静漪也早发现这里不少花木,的确是新植的。虽说看上去也都有年头的了,大约总不是自幼苗便在此处生长的缘故,形状多有点怪,显得扎眼。两人看着,未免叹息。
“看样子花匠还得花些工夫修整。”雅媚摇头。待两人坐在水阁里,仍望着外面,此时看上去,大约只有半池垂柳还算好,“许是时气不好,怎么园子里就糟践了这么多的花木?特为地毁,也得毁些时日。”